(相关资料图)
中国教育报 周芳元
事物是相互联系的,事物要在联系中求发展。教师的成长也不例外,执着于所教科目,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,引入跨界思维,却往往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。其实,教师在学科专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,但同样也是一扇门,如果没有跨界思考,没有融合创新,就容易关住自己。换个角度,换个位置,跳出画地为牢的学科培训,选择适合自己学科的最近发展区,教师培训会有不一样的风景。
身为教师,每天面对同样的学科、同样的教材、同样的学生,难免心生倦怠。教师需要活水源泉,需要创新创造,触类旁通、举一反三是出路。教师的学科专业是教师工作能力的基础板块,但身为教师不该只拥有此板块能力,教师应该在能力最近发展区求发展。教师的第二兴趣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在专业学科之外,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,当教师在专业学科上陷入倦怠之时,需要从自身实际作出相应调整,通过发展第二兴趣点寻求突破,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。
以教育教学为旨归,引入第二兴趣点而不陷入第二兴趣点,这是教师成长的一种必要途径。教师的生活不只有教育教学,生活中的一切都可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影响,关键在于教师要心有教育,随时随地都能将自己的生活与教育相联结。教师生活中的下棋、钓鱼、看球、读书、看电影等活动,看似跟教育无关,若置身其中还能心系教育,或许能孕育深刻的教育感悟,引发教育灵感。
跨界思维就是跳出学科看学科,跳出教育看教育。身为教师,与其急功近利地疲于应付,不如放开手脚,敞开心扉,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和智慧,一些看似与教育无关的活动,实际上都蕴含着深刻哲理和教育智慧,只要做一个有心人,生活中处处都能产生教育的感悟和启迪。
教师发展跨界思维的过程,可分为三个阶段:从教育出发、教育以外领域研究、回归教育。从教育出发主要是立足教育向教育附近区延展,找到教师的兴趣点;教育以外领域的研究着重于教师生活化情境提炼,要有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呈现,不求过精,也不求过泛;回归教育包括教师已有专业技能对教育以外生活能力的提升,同时还包括教育以外生活能力的提升对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促进,需要揭示事物的相关及相似点,既要区别看待,又要普遍联系。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跨界思维培养,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师能力,增强教师综合实力,提升教育智慧。
相比于自上而下的项目培训,教师跨界思维选择面更广,主动性更强,感悟和启迪更深,影响和效果更好。教师的专业培训要有,但不能只局限于专业培训,教师需要静下心来,充分运用跨界思维,向生活学教育,向身边一切感兴趣的活动学原理,并学以致用。这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。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关键词: